大家好,我们是成都小火科技公司,今天是2025年10月24日,星期五。过去半年里,我们接待了不少做健康服务的客户,其中有三家社区健康机构提到同一个痛点:很多独居老人去医院看病,不懂取号流程、看不清检查单;外地患者来成都就医,不熟悉医院布局,常错过就诊时间。他们都想做一个能连接患者和陪诊员的工具,刚好我们之前开发过陪护小程序,对健康服务类产品的流程有了解,就决定启动陪诊小程序的开发,今天跟大家聊聊这类型软件的开发流程和细节。
项目启动第一步,我们花了20天做需求调研。一边跟5家医院的导诊台工作人员聊,摸清看病的全流程。从预约挂号、现场取号,到检查缴费、取报告,每个环节患者容易卡壳的地方;一边找30位有陪诊需求的用户(包括老人子女、外地患者)和15位职业陪诊员访谈,确认核心功能得覆盖“找陪诊员”“实时跟进流程”“健康记录”这三块。调研结束后开始技术选型,小程序用微信wxml、wxss、js开发,适配大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;因为这是中小型软件,数据量和访问量适中,我们决定用云服务器,这里也解答大家常问的“使用云服务器还是线下自主服务器”,中小型软件选云服务器能灵活调整配置,还能降低初期硬件成本,和我们做政务公共云服务平台时的选型逻辑一致。
核心功能里,智能预约系统是重点,我们在这部分加了AI匹配功能。用户打开小程序,选择就诊医院、科室、就诊日期,再填写病情简述(比如“高血压复查”“骨科拍CT”),系统会用协同过滤算法,结合陪诊员的擅长科室(比如有的陪诊员熟悉儿科流程,有的擅长肿瘤科室)、距离医院的距离、历史好评率来匹配,5秒内推荐2-3位合适的陪诊员。不过开发到第35天的时候,发现一个问题:用户选“心内科”,系统推荐的陪诊员里有几位擅长的是“心血管内科”,虽然是同一个科室,但名称不一致导致匹配漏选。后来我们爬取了成都20多家主流医院的官网科室数据,做了一份“科室别名映射表”,把“心内科-心血管内科”“消化科- gastrointestinal科”这类别名都对应上,还加了人工审核环节,陪诊员注册时要勾选自己熟悉的科室及别名,优化后匹配准确率从78%提到了95%。这个问题让我有个感受:做医疗相关的软件,不能只靠算法,得深入摸清行业里的“隐性信息”,比如科室别名、医院特殊流程,就像之前开发医院一体机系统时,也要先搞懂医院的缴费结算规则一样。
专业陪诊服务??椋颐亲隽耸凳绷鞒掏焦δ?。陪诊员到达医院后,点击“开始服务”,每完成一个环节(比如取到号、缴完费、拿到检查单),就能在小程序里上传文字或照片记录,用户在手机上能实时看到进度,不用反复打电话问。为了保证服务记录的真实性,我们在这个模块用了区块链技术。陪诊员上传的每一条流程记录,都会自动生成哈希值上链,采用去中心化存储,后续不管是用户查历史服务,还是平台做服务审核,都能确保记录无法篡改,这和我们做NFT数字文创平台时用到的区块链存证逻辑一致,只是把存证内容从“数字藏品信息”换成了“陪诊流程记录”。另外,陪诊员的资质审核也做了严格设计,注册时要上传身份证、健康证、陪诊培训证书,系统用OCR识别自动提取信息,再对接公安系统的身份验证接口和卫健委的健康证查询接口,确保信息真实,避免虚假陪诊员入驻。
健康管理功能是用户反馈比较好的??椤S没Э梢栽谛〕绦蚶锷洗±?、检查报告、处方单,系统会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关键信息。比如“2025年5月血压140/90mmHg”“处方:阿司匹林每日一次”,自动生成健康档案。要是用户想了解报告里的专业术语,比如“窦性心律不齐”,点击术语就能看到通俗解释,这些解释我们都是找三甲医院的全科医生审核过的,确保准确性。这个??榈目?,我们借鉴了之前做AI智慧教育系统时的“知识提取”逻辑,都是从专业文档里提取关键信息,再用通俗语言呈现给用户。
很多客户会问“开发完我们会培训我们怎么使用吗”,这点完全不用操心。交付后我们会安排2天的使用培训,分三类人群针对性教学:教用户怎么找陪诊员、查服务进度、传健康档案;教陪诊员怎么接单、传流程记录、提收益;教平台管理员怎么审核陪诊员资质、处理投诉、看运营数据。之前开发赛事报名系统时,我们也是这么分角色培训的,客户反馈说比只给一本说明书管用,毕竟实操一遍能更快上手。
开发周期上,整个项目我们用了100天,分四个阶段推进:需求调研20天,功能开发50天,测试20天,上线10天。测试环节除了常规的功能测试,我们还找了10位真实用户和5位陪诊员做模拟使用,跑了20单“模拟陪诊”,发现并修复了6个问题,比如“老人模式字体不够大”“陪诊员提现到账延迟”。我们作为高新技术企业(证书编号:GR202451001272),交付质量一直有严格标准,每完成一个???,都会让客户先试用,确认没问题再往下推进,避免后期返工。
现在这个小程序已经上线运营了1个半月,客户说用户留存率比预期高20%,主要是因为实时流程同步和AI匹配这两个功能。复盘整个开发过程,有两个经验想分享:一是做陪诊类软件,一定要跟医院工作人员多沟通,他们知道患者最容易卡壳的环节,比如有的医院检查单要在自助机打印,还要扫身份证,这些细节不摸清,功能就会不实用;二是陪诊员的资质审核不能马虎,毕竟涉及用户的健康和隐私,多对接一个官方验证接口,就能减少很多风险。重点环节要提醒下,如果客户有合作的医院,最好提前拿到这些医院的科室布局图、就诊时间表,我们能把这些信息放进小程序里,帮用户和陪诊员节省更多时间。
这款陪诊小程序的价值还能往后延伸,比如后期可以加“异地陪诊”功能,用户在外地也能帮家人预约本地陪诊员;还能对接药店,提供“检查单解读+药品推荐”的组合服务,就像我们开发海外电商平台时,从“购物”扩展到“售后维修”一样,慢慢搭建完整的健康服务闭环。我们公司在成都市成华区杉板桥路669号招商城市主场B座23层2302室,离东郊记忆很近,要是大家想了解更多细节,或者有其他定制需求,欢迎来公司跟技术团队面对面聊,也可以上我们官网(m.miwyaxb.cn,ICP备案号:蜀ICP备14021890号-1)看案例。
文章来源网址:http://m.miwyaxb.cn/archives/xiaochengxukaifa/2313,转载请注明出处!
精选案例
推荐文章
Core competence
高质量软件开发公司-成都小火科技
多一套方案,多一份选择
联系小火科技项目经理,及时获取专属《项目方案》及开发报价
咨询相关问题或预约面谈,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
业务热线 19113551853
19113551853